【行業】化工-切入新能源材料賽道(16頁)

化工龍頭進入新能源材料行業獲得成功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原因:1. 化工龍頭具有更低的成本。成本優勢主要體現在原材料、規模優勢、成本管控能力。首先,原材料優勢顯而易見,化工龍頭作為新能源材料的上游,能提供原材料而不需要外購;其次,化工龍頭往往具備較大的規模,規模優勢會形成成本優勢;最后成本管控能力,大部分化工龍頭都經歷過至少一輪的價格戰,對自身三費的管控比較嚴格;2.規模制造能力,從現有情況來看,很多新能源材料都逐步放量,從過往的萬噸級向幾十萬噸級乃至百萬噸級轉變,那么就要求其中的企業具備大規模制造能力,而傳統化工龍頭正具備這部分能力;3.化工龍頭在化學合成和化學工藝上具備優勢。

全球磷礦分布嚴重不均,我國磷礦石儲量第二、產量第一。磷礦石即含磷的礦石,從中提取出的磷是基礎化工以及農業領域的重要原料之一,其儲量在全球分布極不均勻。據美國地質勘探局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全球磷礦石儲量約為710億噸,其中70%左右分布在摩洛哥及西撒哈拉,我國雖以33億噸的磷礦儲量位列全球第二占比5%,卻僅是摩洛哥及西撒哈拉地區儲量的十四分之一。但從產量情況來看,2020年我國為全球貢獻了40%的磷礦石產量,約0.89億噸,位列第一,而摩洛哥作為資源大國磷礦產量卻不及我國二分之一。而磷礦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且缺乏可替代品,這也就意味著隨著磷礦的持續開采,磷礦資源正在逐步縮減并快速枯竭,因此各國已開始陸續將磷礦視作重要的戰略資源。由此可想而知,若我國未來延續這一磷礦開采速度,那么不出40年我國磷礦資源將完全耗盡枯竭。

我國礦產資源富礦少、貧礦多,磷礦石品位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全球磷礦石品位平均水平在30%左右,達到了一級品位水平。但我國超半數磷礦資源為三級品位,達到一級品位的磷礦占比僅11%左右,平均品位為17%,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同時由于政策管控力度不足,導致我國磷礦采礦行業早期存在嚴重的采富棄貧現象,造成了高品位磷礦的加速消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