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國際原油期貨專題(64頁)

原油的屬性及分類。原油可按生產方式分為常規油、致密油、頁巖油、沙油等,可按化學成分分為石蠟基原油、環烷基原油和中間基原油等,可按含硫量分為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可按相對密度或API度分為輕質原油、中質原油和重質原油,按含蠟量、含膠量高低,也可以對原油形成分類。

從原油儲量角度看,亞太地區原油儲量低下,這是亞洲對原油進口依賴大、進口成本相對高的原因之一。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8年6月版)》,截至2017年末,全球原油探明儲量為16966億桶,預計足夠全球使用50.6年,其中亞太地區原油儲量占比僅為約3%,中東地區占比約48%,是亞太地區原油探明儲量的16倍。探明儲量很大程度上影響最大可建設油田數量的多少,進而影響原油最大產量、供給,較低的原油儲量影響亞太地區的長期原油供給水平,使亞太地區購買原油需支付額外成本,即“亞洲升水/溢價”。

全球原油探明儲量呈現緩慢增長的趨勢,但由于原油的不可再生性及原油探明的偶然性,長期來看,原油探明儲量增速將繼續下降。1996、2006、2016年,全球原油探明儲量分別為11488、13883、16915億桶,1996-2006年、2006-2016年全球原油探明儲量復合年均同比增速分別為1.91%、1.2%,增長緩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