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碳排放研究手冊(18頁)

9月25 日,中美聯合發表《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國將于2017 年前建立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第21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1)將于11 月30日至12 月11 日在巴黎召開;10 月17 日新聞聯播:今年以來國家大力實施資源稅、消費稅等稅制改革,探索和構建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綠色稅制”,從而起到倒逼企業轉型、經濟結構升級作用;巴黎氣候大會前最后一輪談判于10 月19 日開始,為期5 天。對此我們點評如下:

對比歐洲及世界各地碳交易制度建設及減排經驗,我們認為建立全國范圍內的碳交易制度,用市場化手段激勵企業參與減排是最有效的手段。歐盟從2005年開始建立了碳排放交易體系,在激勵企業減排,推動企業投資清潔能源及提高能效方面發揮了積極的正面作用。

在碳排放權交易體系下,企業主要通過出售多余的排放配額或通過進行節能減排以減少開支獲得盈利收入。由于當前世界碳排放配額交易市場價格均較為低迷,我們認為公司通過節能減排所獲得的收益將是企業進行減排的主要動力。根據歐洲碳交易制度經驗,我們認為征收碳排放費對不同行業會造成不同的影響。對能源行業有著基礎性影響,對于能源密集型(如鋼鐵)行業則有著重大影響,而對于像葛蘭素史克這樣的相對輕資產行業的影響則相對較小。

1 2 3 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