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2017清潔能源行業報告(69頁)

社會資本投融資迎來利好,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依然是主流。2017年3月27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深化能源行業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了要激發社會資本參與能源投資的動力和活力,并暢通能源投資項目的融資渠道。《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中也提出,將完善能源投資政策,制定能源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鼓勵和引導各類市場主體依法進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

多能互補集成發展,探索智慧能源系統。多能互補也是未來清潔能源發展的主要特征之一,新能源由于其發電峰值的不穩定性,和儲能火電的結合是必然的,能源互補系統既有利于發展清潔能源,提高新能源占比,又有利于降低火電等高污染高耗能的程度,一舉多得。國家能源局首批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項目名單中,首批工程共安排23 個項目,其中,終端一體化集成供能系統17 個、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系統6個。同時,除光伏、風能、水電外,清潔能源還有更多類型。截止2015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發電量中有一定比例的有水電、風能、生物智能、太陽能光伏、光熱發電、地熱能和海洋能等等。未來,這些種類的可再生能源都將結合非可再生能源,創造出一個更加清潔、利用率更高的能源互補發電系統。

遵循產業發展規律,消化存量,做優增量。在當前中國能源消費增速放緩、結構優化進程加快,以及全球范圍內的能源形勢和氣候急劇變化的雙重背景下,能源產業正在從粗放式生產轉向更高質量、更具效率的生產模式,調整能源結構、推動清潔能源的更廣泛應用成為現階段中國能源發展政策中的關鍵環節。“十二五”時期我國能源較快發展,供給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發展質量逐步提高,創新能力邁上新臺階,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開始涌現,能源發展站到轉型變革的新起點。而未來,清潔能源發展更加注重經濟效益,遵循產業發展規律,增強能源及相關產業競爭力。以全社會綜合用能成本較低作為能源發展的重要目標和衡量標準,更加突出經濟性,著力打造低價能源優勢。遵循產業發展趨勢和規律,逐步降低風電、光伏發電價格水平和補貼標準,合理引導市場預期,通過競爭促進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實現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