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計算機行業-Tesla bot競品研究(26頁)

長期來看,人形機器人必定不會僅局限于一個特定服務領域,而是應用于制造業、社會服務、家庭服務、養老等方方面面的眾多場景,相比傳統機器人具備對綜合性任務的兼容度。從特斯拉人形機的應用前景來看,其技術發展取決于 AI 技術,未來可能更多投入于服務類場景:人形機器人的場景不是單一的,且經常出現跨越式的變化。因為如果是單一場景完全可以設計新的機械結構或單一化的機器人來更有效地處理單一場景。

人形機器人具備更開放的生態、更快的場景適應性及交付速度。世界上的工作大多以人類形態完成,人性使得硬件上具有極大的適應性,任何關節的缺失比如手或腳都會使得替代場景大大受限。工業機器人在靜態場景中具有精度和承重的優勢,不僅超過人型機器人也超過人本身。但由于其廠家分散、不靈活、開發交付周期長使得目前每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安裝量不超過 40 萬臺。而人形機器人硬件統一,可開放的算法平臺可聚集大量的開發者,具有極快的場景適應性及交付速度。

波士頓動力是全球人形機器人領軍,公司幾經易手不改人形機器人研發初心。波士頓動力公司成立于 1992 年,一直在美國軍方資助下研發多種機器人。谷歌在 2013 年收購了這家公司,2017 年又將它賣給日本軟銀集團。隨后,在 2020 年底現代汽車集團宣布將收購波士頓動力。雖然幾經易手,但已經成立近 30 年的波士頓動力一直專注于機器人的研發,尤其近幾年來隨著“網紅”機器人 Atlas 的亮相與更新,日益受到公眾矚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