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機器人新紀元開啟,Tesla Bot帶來新猜想(37頁)

機器人定義及發展歷程。 機器人是一種能夠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可編程機械系統。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標準認為,機器人是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能力,可在其環境內運動以執行預期任務的可編程執行機構。機器人主要經歷了三代發展歷程(程序控制機器人、自適應機器人和智能機器人)。20 世紀中葉以來,大規模生產需求催化自動化技術萌生,進而推動機器人技術發展。總體而言,機器人經歷了從低級到高級的三代發展歷程。

根據應用環境,可將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兩大類。其中,工業機器人是指應用于生產過程與環境的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是指除工業機器人以外,用于非制造業并服務于人類的各種機器人,可分為個人/家用服務機器人和專業服務機器人。依據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特性,結合特殊環境作業需求,我國進一步將服務機器人分為個人/家用服務機器人、公共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服務機器人。

Tesla Bot 成本突破仍是當下第一技術要點。根據馬斯克口徑,“Optimus”量產后預計售價 2.5 萬美元(約合 16.8 萬元人民幣)。考慮到目前處于原型機研發階段,根據 MIR 數據統計,如果 Tesla Bot 采用較為成熟的電機驅動,按照 600 元/個(功率較低產品)以及公布信息的安裝 40 個不同性能電機來看,也要 24000 元人民幣。我們認為核心零部件成本突破是一個緩慢過程,預計本次 Optimus 機器人的單體價格大體將位于 17-30 萬元之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