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機械行業工業機器人專題報告(31頁)

中國從應用環境的角度將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面向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人稱為工業機器人;能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并且完成有益于人類健康的服務工作(不包括從事生產的設備)的機器人稱為特種機器人,細分為服務機器人、水下機器人、娛樂機器人、軍用機器人、農業機器人等。

工業機器人是多學科共同發展的產物。工業機器人是集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傳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先進技術于一體的現代制造業重要的自動化裝備,并代表機電一體化的最高成就。現在,工業機器人已成為柔性制造系統(FMS)、自動化工廠(FA)、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的自動化工具。工業機器人的典型應用包括焊接、組裝、采集、放臵、產品檢測和測試等。

工業機器人在工業發達國家很多領域得到了應用。在汽車生產線上的應用最為廣泛,并應用于機械加工行業、電子電氣行業、橡膠及塑料工業、食品工業、物流等諸多領域。

機器人的發展經歷了萌芽階段、初級階段、迅速發展階段和智能化階段。現代工業機器人的發展開始于20 世紀中期,依托計算機、自動化以及原子能的快速發展。為了滿足大批量產品制造的迫切需求,數控機床于1952 年誕生,為工業機器人的開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62 年美國的AMF 公司推出的“UNIMATE”,是工業機器人較早出現的實用機型,其控制方式與數控機床類似,但在外形上由類似于人的手和臂組成;1965 年一種具有視覺傳感器并能對簡單積木進行識別、定位的機器人系統在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研制完成;1970 年以后,工業機器人的研究得到廣泛、較快的發展。

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的逐年增加,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傳統加工制造業的一線工人將保持逐年減少的趨勢,加快國內工業機器人的發展進程已是迫在眉睫。我國工業機器人從70 年代初期開始直至21 世紀快速發展,經歷萌芽期、開發期、適用化期和工業應用期,實現了各領域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和完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