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 慣導系統是多旋翼無人機能夠商業化的關鍵。無人機一般分成固定翼、直升機、多旋翼三大類。多旋翼無人機有多個對稱分布的螺旋槳(常見的是四旋翼結構),通過改變螺旋槳的轉速,實現升力的變化,從而控制無人機的飛行姿態和位置。相較于固定翼和直升機,多旋翼是不穩定系統和欠驅動系統,其需要自動控制器來輔助控制飛行姿態。自動控制器的核心部件是慣性導航系統。20 世紀90 年代之后,MEMS 技術的發展使得低成本和小體積的慣導系統成為可能,多旋翼技術的研究才開始加速。到2005 年,成熟的多旋翼無人機自動控制器問世,多旋翼無人機的商業化取得了質的突破。
多旋翼無人機的最大優勢是結構簡單,更適合消費級市場。雖然多旋翼在續航時間和承載能力上弱于其他兩種結構,但多旋翼的優勢是結構簡單,例如,其動力系統只要電機連接螺旋槳,省去了直升機螺旋槳復雜的機械結構。在消費級市場上,固定翼需要起飛降落的跑道,受限制較大。消費級市場的無人機體積通常較小,在這個尺寸下,直升機由于復雜的機械結構很難降低成本。多旋翼是最適合消費級市場的無人機形態。
大疆等企業的技術研發,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讓消費級的航拍影像技術成為現實。最早的消費級無人機通過搭載GoPro 等品牌的運動相機來航拍,影像質量和圖像傳輸都受到限制。大疆通過對相機、云臺、圖傳等領域的研發,從Phantom 2 Vision+開始給無人機配備自主研發的航拍專用相機。目前,大疆的航拍影像技術不僅可以滿足消費級的需求,還被廣泛應用于電影工業中。此外,iPhone 手機于2007 年上市后促使了智能手機的普及,這也讓航拍無人機有了合適的顯示終端。
航拍無人機提供前所未有的“上帝視角”。多旋翼無人機技術在2005 年實現商業化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處于應用場景探索的階段。得益于GoPro 和Parrot 等企業的嘗試,消費級的“航拍無人機”這一全新的電子品類得以問世。GoPro 從2001 年開始研發銷售運動相機,逐步在戶外運動人群中普及了運動相機的概念。2010 年,Parrot 公司推出AR.Drone,開始嘗試使用無人機來進行拍攝。由于可以提供獨特的高空俯瞰的視角,“無人機+運動相機”的組合成為了戶外運動領域的爆款產品,市場迅速被打開。運動相機龍頭GoPro 的收入從2010 年的4.3 億元快速增長至2017 年的77 億元,無人機龍頭大疆的收入則從2010 年的不足1 億元快速增長至2017 年的近180 億元。
大疆是全球無人機領域的領導者,在消費級市場處于絕對領軍地位。大疆由汪滔在2006年于深圳創立,最早從業航模產品的研發銷售。從2012 年開始,大疆陸續推出Phantom 系列、Mavic 系列、Spark 系列等明星產品。近年來,公司開始布局工業級無人機等新領域。公司收入在2017 年達到近180 億元,同比增長約80%。目前,公司目前絕大部分收入來自消費級無人機,約80%來自海外市場。公司最近一輪公開融資在2015 年,估值達到100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