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計算機-智駕芯片自動駕駛方興未艾(28頁)

軟件定義汽車,推動軟硬件解耦。根據億歐智庫推測,2030 年智能汽車中軟件價值占比可達 30%;2020 年智能汽車代碼量已經遠多于智能手機,且呈指數級增長中。未來汽車軟硬件將逐步解耦,通過 FOTA(固件空中升級)進行汽車功能的升級迭代(如動力調校、剎車性能、電池管理等)。

汽車 EE 架構從 ECU 轉向 DCU,高性能的中央計算單元將取代目前的分布式架構。從整車的設計/制造維度講,分布式 EE 構架過于復雜,物理安裝困難;而集中式電子電氣架構能夠平抑 ECU 和線束的增長趨勢,降低 EE 網絡的拓撲復雜度。集中化電子電氣架構能帶來算力和功能的集中,且更易實現 OTA 升級,同時集中化架構對駕駛域算力的需求將提升。

全球智能駕駛發展處于早期,產業革新下硬件發展先行,芯片廠商群雄逐鹿,大算力已成標配。順應智能駕駛浪潮發展,芯片廠商的旗艦款芯片出貨已普遍突破100TOPS,智駕芯片算力發展速度快于智能駕駛的應用側。全球及中國主要的智駕芯片廠商包括:英偉達、高通、Mobileye、特斯拉、華為、地平線、黑芝麻。我們對比各芯片廠商的最新產品算力、量產節奏、合作車企等,目前英偉達在智駕芯片中占據先發優勢;高通、Mobileye 的發展路徑分別為座艙起家、全棧式方案出貨,與英偉達形成差異化競爭,在車企合作中也較為廣泛;特斯拉芯片則自研自用;華為依托自身強大的 Tier1 能力也有多款車型披露量產在即;地平線、黑芝麻作為國內創業公司,在大算力芯片研發上也有所突破,其中地平線的已披露合作更加多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