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站端降本平價的最終落腳點在于 LCOE(平準化度電成本),其有三個核心變量:初始投資、運維成本、發電量。根據《大型風電項目平準化成本模型研究》,風電 LCOE 是指項目總成本的最小現值與總凈發電量年值之比,其中項目總成本包括初始投資、運維成本、融資成本以及稅費,貼現率 r 根據加權資本成本計算,為全投資 IRR。從 LCOE 計算公式來看,要降低 LCOE(平準化度電成本),要么降低分子(初始投資+運維成本+融資成本+稅),要么增大分母(即提高凈發電量)。
從 LCOE 拆分來看,相比陸風,海風項目 BOS 成本(非設備初始投資)占比明顯較高,大型化發展趨勢下,預計該部分降本彈性相對較大。根據 NREL 2020 年版風能成本報告,陸風參考項目是一個美國內陸 200MW 風場,包括 73 臺 2.8MW 風機,運行壽命 25 年,其風機機組(含塔筒)、BOS 成本、軟成本、運維成本占比分別為 46.8%、14.6%、5%、33.6%;海風參考項目是一個 600MW 固定底風場,包括 75 臺 8MW 風機,運行壽命 25 年,其風機機組(不含塔筒和基礎)、BOS 成本、軟成本、運維成本分別占比 23%、31.5%、11.9%、33.6%,根據下圖可知,海風項目 BOS 成本包括塔筒和樁基、開發權、電力基礎設施、組裝和安裝、租賃成本、工廠調試。
綜合來看,風機大型化滿足發電側降本要求,是產業降本核心手段:①針對設備成本:大型化風機單位功率設備重量降低,攤薄風機制造成本,規模化效應增強;②非設備成本:在相同裝機規模下,大型化風機臺數減少,對應的土地、建設、運維成本減少;③發電量:大型化風機對應高塔筒和長葉片,增加風能捕獲能力,提高年均等效利用小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