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玻璃纖維順周期商品迎新一輪復蘇周期(24頁)

玻璃纖維是被廣泛應用的工業原材料。玻璃纖維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以葉蠟石、石英砂、石灰石等天然無機非金屬礦石為原料,按一定的配方經高溫熔制、拉絲、絡紗等數道工藝制作而成。玻璃纖維具有質輕、強度高、耐高溫、耐腐蝕、隔熱、吸音、電絕緣性能好等優異性能,通常將其二次加工后,作為增強材料,并以復合材料的形式應用于各個行業。玻纖行業屬國家鼓勵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在全球范圍內仍屬于朝陽產業。

技術路線的資金壁壘:玻璃纖維的生產技術可分為三種: (1)陶土坩堝法是最原始的工藝方法,其原料主要為廢碎玻璃,需要 玻璃球二次加熱熔化,該工藝方法能耗高,產品品質差,成型工藝不穩定, 勞動生產率低,目前國家已明令淘汰。(2)代鉑爐法(鉑金坩堝法)是傳統的陳舊工藝方法,其原料為玻璃球。由于生產玻纖的過程中原料需先融化生產玻璃球,再二次融化進行拉絲,因而能耗高而被工業發達國家棄用,但是其產品方案調節靈活、投資小、技術要求不高,較適用于中小企業,我國目前代鉑爐工藝的玻纖也僅占 20%左右。(3)池窯拉絲法是目前最先進的工藝方法,把葉臘石等各種原料粉磨均化在高溫窯爐中熔化制成玻璃熔液,直接經過通路送至專用的漏板,在高速運轉拉絲機牽引下拉制成玻纖原絲,經涂覆浸潤劑等深加工后,加捻、整經即可織成各種結構和性能的玻纖布,該生產工藝排污少,鉑銠合金占用量少,能效高。

行業龍頭的技術優勢。玻纖行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覆蓋了硅酸鹽材料、化工、機械、冶金、紡織等工業技術,玻纖生產涉及無機化學、表面處理、拉絲、貴金屬處理等步驟,特別是窯爐、浸潤劑配方、多孔漏板、粘結劑等,對這些技術的掌握程度不僅僅會影響到產品的生產品質同時也會帶來成本的差距。有技術優勢的企業生產成本明顯低于對手,有經驗的技術工人效率明顯高于新人。技術和經驗的積累最終會轉化為效率的提高,新進入者很難形成競爭優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