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能源發電-新能源運營工具書之光伏篇(51頁)

光伏電站主要分為集中式電站和分布式電站兩大類。由于光伏電站安裝相較于風電有靈活性高的特點,因此相較于傳統的大規模風電廠,光伏電站不僅可以大規模集中安裝,還可以分布于建筑物表面、戶外等多個場景中。集中式光伏電站是指將光伏陣列安裝于山地、水面、荒漠等較為寬闊的地域,陽光照射后光伏陣列可產生直流電,逆變器再將直流電轉變成交流電后,經由升壓站接入電網。集中式光伏電站的規模普遍較大,一般均在 10MW 以上,且目前 100MW 以上的特大型光伏電站逐漸增多。

中游產品集中度高,上下游發展空間大。光伏產業上游是硅料、硅片等。多晶硅生產是光伏產業鏈的首端,也是影響產業發展規模的重要環節。由于我國硅料擴產周期較下游長,供需存在較大缺口,仍然依賴于國外進口,隨著我國硅料企業擴產計劃的延展,多晶硅供需不平衡局面將有所緩和。光伏產業中游主要是電站設備的主要構成部件,主要部件為電池、組件、逆變器、支架等。中游企業相對集中,在政策和技術雙重驅動下,產品產能擴張速度快,主要產品生產已位居世界前列水平。光伏產業下游是光伏電站運營商。相比歐美發達國家,我國光伏發電水平發展較緩,電站規模化程度還不夠。在雙碳目標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政策的支持下,我國光伏裝機增速明顯,有望實現產業規模化。

短期看裝機、電價,中長期看技術。我們認為收入端的因子更多地體現在短期變化上,即新增裝機、電價增厚對盈利的影響體現在相對較短的時間維度。而成本端的初始投資成本則需要靠長期的技術推動與革新來支持,需要以更長時間的視角來考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