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有色碳中和:銅、稀土將迎需求成長(23頁)

銅由于其優異的導電性,在新能源下的發展機會顯而易見。如前所述,“碳中和”將加速新能源產業鏈的變革,相比以往,銅在新能源領域應用范圍更廣、應用強度更大。根據 Wood Mackenzie 報告顯示,風能發電每兆瓦裝機需消耗銅 5.4-15.3 噸,光伏系統每兆瓦裝機需耗銅 5 噸,而煤電每兆瓦裝機耗銅小于 2 噸。在中游儲能端,如我們在《高端鋰電銅箔供需將向好,行業龍頭具中長期投資機會》所述,鋰電儲能已成為全球主要的儲能技術路線,而典型鋰離子電池 8 微米鋰電銅箔用量約為 0.83kg/KWh 耗銅量。在下游交運部門,相對于傳統內燃機汽車,每輛電動車至少額外消耗銅 20 千克。

稀土是提升機械能和電能轉化效率的關鍵元素。相對于銅,稀土主要應用在新能源電機,在“碳中和”下的應用機會較為集中和隱晦。減排最直接的途徑其實就是降低熱能產生,一些工業部門如鋼鐵、水泥等需要高位熱能,難以通過可再生能源電氣化來降低碳排放,但大部分非工業用能使用的低位熱能是可以被電氣化替代的,電機在“碳中和”下的發展契機正來源于此,本質是機械能-電能的相互轉化對熱能-電能/機械能的替代,這就好比風電之于煤電,電動車之于內燃機汽車。稀土由于其優異的磁效應,不僅能提升電機的效率,而且具有結構簡單、運行可靠的特點,隨著電機市場的快速發展迎來廣闊的市場空間。

一個完整的風電場一般由一定規模數量的風電機組和輸電系統構成。一個風電機主要由塔筒、機艙、輪轂和葉片構成,各部件之間的連接和旋轉都需要用到軸承。塔架內敷設有發電機的電力電纜、控制信號電纜等,塔底有塔門,塔架內分若干層,層間直梯便于人員上下。風電機組之間由電纜相互連接,再經變電站升壓再連接至電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