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智能手機行業滲透率以及公司關鍵時間節點:1)蘋果站在全球智能手機行業爆發的起點,滲透率為10%左右(2017年),從軟件和硬件的角度,定義何為“智能手機”;2)三星站在全球智能手機行業爆發的起點,以硬件持續迭代升級+供應鏈高度垂直整合時刻對標蘋果,持續跟隨;3)小米站在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爆發的起點,全球滲透率為15%左右(2010年),以創始人的互聯網運營思路為核心,定義何為“互聯網智能手機”;4)OV站在全球智能手機蓬勃發展前期,滲透率25%左右(2011年),迅速找準自身“拍照/音樂/快充”等特色,并輔以地毯式營銷,定義何為“有特色的高性價比智能手機”;5)華為站在全球智能手機增速最快的時期,滲透率50%左右(2013年),以硬核技術為背書,性價比+品牌+營銷多維并進,成功介入。
1994年首款真正意義上的simon智能手機和1997年出世的塞班(內存占用少,卡頓少,提供穩定的通話;但是不開源,第三方開發者開發難度過高,固步自封,高壁壘導致軟件生態難以構建;并且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本身體驗也較差),是前智能手機時代的兩大輝煌。后智能手機時代由蘋果iPhone開啟,三星+華為+小米+OV等進一步發揚光大。
具體各時代代表品牌維度:摩托羅拉開創移動手機時代先河,諾基亞接棒摩托羅拉憑借品牌壁壘和系統優勢以及持續更新迭代的多樣化機型成為前智能手機時代王者;蘋果推出iPhone標志市場進入后智能手機時代,三星小米、OV、華為先后崛起,接棒以中華酷聯為代表的時代,主導全球智能手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