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集中式光伏相比,分布式光伏的特點為:無需額外占用土地資源,建設門檻低;裝機規模小,一二次設備成本、建安費用低,因此投資成本更低,21年戶用、工商業較集中式投資成本分別低0.87、0.41元/w。
對電站持有方而言,低初始投資成本+高錨定電價帶來較強經濟性。全額上網模式下,以山東省為例,假設戶用、工商業、地面電站三種項目的貸款比例、貸款利率、利用小時數相同,標桿上網電價0.3949元/kwh,則2021年戶用、工商業項目IRR比集中式項目高5.3、1.9pct,投資回收期比集中式項目分別短7.4、1.5年。此外,全額上網錨定的上網電價遠低于居民電價(山東居民電價0.55-0.85元w)、工商業電價(2月工商業單一制代理電價0.66-0.69元/w),若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收益模式,分布式項目IRR將更加可觀。
通過對分布式產業鏈、系統成本構成、系統部件功能進行分析,可看出組件、逆變器、安裝商是分布式產業鏈上(除電站持有方)最重要的三個環節:(1)組件作為光伏系統核心部件,在系統成本中占比超50%,價值量最大;(2)逆變器在系統成本中占比僅為5%,但直接影響系統發電的對外輸出,也可承擔系統監控和故障保護功能,技術含量最高;(3)安裝商處于產業鏈中游,不僅負責完成系統集成、安裝、并網、運維,為光伏系統帶來25%的非設備成本,經銷模式下還需管理代理商(部分企業稱為經銷商)網絡,商業模式最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