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發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半導體的光生伏特效應(Photovoltaic Effect),在太陽能電池內部PN結上形成電位差,從而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因此光伏電池是決定光伏發電效率的核心器件。光伏電池中的最核心部分是PN結,在P型(摻硼)硅片和N型(摻磷)硅片的交界面形成。P型半導體摻雜元素為硼,空穴作為多數載流子(多子)主要參與導電,電子是少數載流子(少子);N型半導體摻雜元素為磷,電子作為多子主要參與導電,空穴是少子。
由于半導體內載流子濃度的差異,在PN結會形成一個由N指向P的內電場。當太陽光照射在半導體表面,PN結附近的電子吸收能量變為移動的自由電子,同時在原來的位置形成空穴。自由電子受到內電場的作用會向N區漂移,同時對應空穴向P區漂移。當連接電池正負極形成閉合回路時,自由電子受到內電場的力從N區經過導線向P區移動,在外電路產生電流。
多晶硅片首先需要在多晶爐里形成硅鑄錠,之后通常使用砂漿切割形成多晶硅片;而單晶硅片的形成需要在多晶硅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加工,在單晶爐里形成單晶拉棒,在經過金剛線切割形成單晶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