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房企暴雷啟示錄(45頁)

2020年7月以來,中國恒大股價持續暴跌,市值縮水超9成。恒大集團于1996年在廣州成立,2000年成為廣州房地產最具競爭力企業第一名,并于2006年開啟了全國化布局,躋身中國房企20強。2009年,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成為當時在港市值最高的內房企。截至2011年末,公司已在全國120多個主要城市開發項目200余個,土地儲備、在建面積、銷售面積等主要指標均列行業第一。2013年公司銷售額首次突破千億,同時主要指標依然保持年均30%的速度增長。公司于2015年開始拓展文化旅游及健康養生等多元產業,2016年首次躋身世界500強,2019年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根據克而瑞數據,2020年公司操盤金額達6964.7億元,位列中國房地產企業第二名,同年公司連續5年蟬聯世界500強,位列第152位。中國恒大近兩年股價自2020年7月6日到達26.77港幣后便一路下跌至2021年9月21日的2.27港幣,目前市值僅為302.10億元,縮水超9成。

16、17年大舉加杠桿擴張,2年拿地金額達4424億元。16年地產去庫存背景下,房價持續提升,土地市場火熱;17年棚改貨幣化安置,三四線城市房價出現大幅抬升,出現結構性牛市(一二線城市受限),公司在16、17年加杠桿擴張,新增拿地金額分別為2044/2380億元,在2017年土儲原值達到5338億元,土儲建面達3.12億平,公司之后擴張步伐有所收斂,2021H1公司新增拿地金額僅為314億元,2021H1末公司土儲建面仍高達2.14億平(未計大規模舊改項目),樓面價2134元/平,土儲規模仍然過大。

17年凈負債率達到高點,之后有所下降但應付款大幅提升,金融機構負債轉移至上下游企業。2015-2017年公司凈負債率由136%快速增至240%,雖然2017-2021H1公司凈負債率由240%降至118%,但同期應付款及其他則從3995億元增至9511億元,CAGR高達28%,實際上是將對原來金融機構負債轉移至產業鏈合作企業(有息負債轉為應付款),因而出現流動性危機的時候,商票兌付較金融負債更早爆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