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V 是建筑整體結構的一部分,與建筑的結合度更高。BIPV 強調建筑光伏一體化,是與建筑物同時設計、施工和安裝并與建筑物形成完美結合的光伏發電系統,也稱為“構建型”和“建材型”建筑光伏。它作為建筑物外部結構的一部分,可作為屋頂、天窗、建筑物外立面等的替代物品,既具有光伏發電功能,又能承擔建筑構件和建筑材料的作用。BAPV 指的是附著在(安裝在)建筑物上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材料,也稱為“后安裝型”建筑太陽能光伏,即在已完成的建筑物上安裝光伏材料,這些光伏材料的主要功能是光伏發電,不承擔建筑物透光、防水、遮風等功能,也不破壞或削弱原有建筑物的功能。以下兩幅圖以住宅屋面為例,可以從外觀上清晰對比出 BIPV 和 BAPV 的區別,即 BIPV 和建筑屋面融為一體、無法分割,而 BAPV 更像一個獨立的系統、與屋面之間存在明顯的搭接結構。
公共建筑中 BIPV 還可以承擔幕墻的原有建筑功能,在觀賞性、安全性等方面也具備優勢。BIPV直接作為建筑物的組成部分,起著建筑材料的作用,例如在大型公共建筑中的幕墻采用 BIPV,光伏組件本身能起到透光、遮風擋雨和隔熱等功能,且去除光伏組件之后建筑也將失去這些功能,因此是真正的“一體化”;而 BAPV 建筑中的組件只是通過簡單的支撐結構附著在建筑上,建筑功能不受光伏系統影響,BAPV 更多是對建筑的光伏化改造。此外,BAPV 更多是建好的房子后添加的,它的安裝、安全性、支撐系統需要考慮周全,也會增加建筑負載,影響建筑的整體效果。在經濟性方面,由于 BAPV 實際上大多數不是建筑設計時就考慮好的,因此存在重復建設的問題,起不到節約建筑材料的作用。
BIPV 目前還并非建筑光伏的主流。現在已建設的大多數建筑光伏其實都是 BAPV,即先有建筑、后加裝光伏,BIPV 仍然以示范性項目為主,規模化商用的不多。而影響 BIPV 推廣的因素我們認為有以下幾點:1)組件需要更高的建筑標準,跟普通的光伏組件相比,由于 BIPV 中的組件承擔了一定的建筑功能,因此在防水性、安全性、牢固性等方面要求更高,而國內尚未形成統一性的標準體系;2)光伏與建筑行業普遍存在割裂,但由于 BIPV 中光伏組件和建筑主體結構是深度融合的,因此在設計、施工的全過程中都需要光伏組件廠與建筑材料供應商以及工程承包商等各方之間有良好的配合,隨著隆基股份等光伏龍頭開始主動向建筑結構等方向進行延伸,未來兩個行業的溝通合作有望不斷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