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裝配式建筑-華創證券周期行業工具書(45頁)

國外發達國家起步較早,國內發展步伐較緩慢。裝配式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 17 世紀的美洲移民時期,而其真正的高速發展則是在 18 世紀~19 世紀,工業革命帶來的城市人口急速增長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急迫的災后重建需求,使裝配式建筑快速普及,經歷了幾十年至上百年的發展,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的裝配式建筑占比目前已經達到80%以上,而國內的裝配式則是剛剛起步。

我國裝配式建筑目前滲透率較低,商品房為主要應用領域。2016 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指出“將力爭用 10 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 30%”,裝配式建筑開始了爆發式增長。2020 年,全國新增裝配式建筑面積 6.3 億平,同比增長 50.72%,近 4 年復合增速為 53.32%,占新增建筑面積比例約 20.5%,超額完成了《“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中提出的“到 2020 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 15%以上”的工作目標。分類型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 4.3 億平,占比 68.3%,主要應用于住宅、辦公樓、教學樓、醫院等,是目前滲透率最高的一種裝配式結構;鋼結構建筑 1.9 億平,占比 30.2%,主要用于大跨度廠房、體育館、超高層辦公樓等;木結構及其他僅占 1.5%左右。從應用領域來看,裝配式主要用于商品住房、公共建筑和保障性住房,2019 年的占比各為 41%、22%、13%。

裝配式裝修是裝配式產業鏈又一重要環節。根據住建部,裝配式裝修是指“采用干式工法、將工廠生產的內裝部品在現場進行組合安裝的裝修方式”,按模塊來分,通常包括內墻/地面/吊頂系統、管線集成、設備設施以及整體部品等,其施工方法同樣為干法施工,全部構件均為工廠預制、現場組裝。2020 年裝配化裝修建筑面積較 2019 年增長58.7%,占裝配式建筑面積比例 11.4%,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 2.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