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需求與地產新開工相關性較強。防水材料在房屋建筑中主要用于屋面、地下、廚衛、外墻等部位;在基礎設施中主要用于鐵路、軌道交通、橋梁、隧道、地下管廊、機場、水庫水利等領域。目前,相關防水材料主要下游需求來源為新建基建與地產行業,裝修、修繕需求貢獻量小,根據調研,從需求來源看,預計與新開工更相關的環節,包括地下室底板、墻板、頂板的防水需求占到 60%-70%,與竣工更相關的環節,包括屋面+廚衛防水等需求占到 30%-40%。歷史上看,防水行業銷售收入與基建、地產行業開工面積呈正相關關系,2012 和 2015 年相對是防水行業需求景氣低點,與房地產新開工面積走勢類似。
我們預計目前防水市場實際需求約為 1793 億元。2018 年我國規模以上防水企業(大于2000 萬收入)784 家,實現收入 1147 億元,同比增長 14.8%。東方雨虹 2017 年對萬科的防水銷售額約為 5.12 億元,根據調研得知,東方雨虹在萬科的市占率在 80%-90%,2017年萬科新開工面積為 3651.6 萬平方米,按東方雨虹市占率 80%估計,則萬科防水材料消耗約為 20.5 元/平(含稅價)。1)增量房屋建筑防水市場:2013-2015 年,房屋建筑新開工面積(包含各類房屋建筑,如住宅、商業用房、廠房、科研用房等)平均值約為 50 億平方米,全國房屋防水市場有 1025 億規模;2)基建防水市場:高鐵、地鐵、隧道、人防、地下管廊、水利等基建相關防水需求,參考 2017 年基建投資占總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 27%,則估計基建防水市場規模約為 379 億元;3)存量翻新市場:考慮城鎮住宅建筑面積,2008年約為 191 億平方米(根據統計局 2008 年數據,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積 30.6 平方米*城鎮人口 6.24 億人),2016 年底約為 290 億平(根據統計局 2016 年數據,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積 36.6 平方米*城鎮人口 7.93 億人),考慮 10 年的防水翻修周期(按 2008 年底城鎮住宅存量面積估算),則目前存量市場有望達到 19 億平米/年,對應約 389 億市場,未來市場每年將逐步上漲。三項加總,我們預計目前全國防水市場規模約為 1793 億元。
從防水行業競爭格局看,目前呈現金字塔型。排名第一的東方雨虹 2018 年營收達到 140億元,第二梯隊的主要是營業收入超過 20 億元的 3 家企業,包括科順股份(2018 年 31億元收入)、宏源、卓寶,這些企業也初步實現了全國的生產基地布局,第三梯隊是營收在 10-20 億的企業,包括濰坊宇虹、大禹等,第四梯隊是營收在 1-10 億的企業,包括凱倫、德生、金雨傘、蜀羊、金拇指、雨中情、世紀虹雨等,第五梯隊是營收在 1 億以下的眾多企業,主要是眾多小作坊及無證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