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膜是一種由薄的分層介質構成的,均勻地附著在光學器件表面的光學介質材料,其通過界面傳播光束時光波的反射、透射、偏振等特性來達到反射、增透、分光、濾光或改變光束偏振態等效果,從而滿足人們所需的光學功能。光學膜的基本功能分別是反射、減反射和光譜調控,其中反射功能可使光線按不同角度折轉到空間的各個方向,減反射功能可將光線在反射時的損耗降到最低,光譜調控功能則可以使光學系統中的色度進行變換從而獲得絢麗的色彩。根據功能不同,光學膜可分為反射膜、偏光片、擴散膜、增亮膜和濾光片等,其中彩色濾光片、偏光片以及擴散膜和增亮膜所構成的背光模組都是 TFT-LCD 的重要組成部分。
光學膜是由光學基膜根據所需膜的功能不同,經過不同工藝加工復合后得到的。目前常用的光學基膜材料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其是一種具有結晶傾向的高分子化合物,在通過干燥、擠出、鑄片和拉伸后可以得到 BOPET 基膜。光學級 BOPET基膜具有表觀無缺陷、低霧度、高透光率、高潔凈性等優異的光學性能,但由于國內絕大多數企業缺乏其制備過程中所需的核心成型技術,產品多依賴于從美、日、韓等地進口。此外,偏光片所用基膜與其他光學膜有所不同,其是由 PVA 膜和 TAC 膜復合而成,其中 PVA 膜是偏光片實現偏光的核心部分,另外 TAC 膜則起到了支撐和保護 PVA 膜的作用,我國多數企業也因制備技術缺乏原因,而在此領域少有涉足。
我國光學膜行業起步較晚,迄今僅二十多年的發展歷史,產品結構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與國外企業尚有一定差距。自“十二五”以來,光學膜作為新型顯示材料受到了國家多項政策的支持和鼓勵,同時在此期間,我國對光學膜產業的引導方向主要為提升自主研發和提升國產率,如在《新型顯示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提到,將加快光學膜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國產化導入列為發展重要方向,因此我國光學膜產業的自有技術在“十二五”時期愈發成熟,國內企業的光學膜布局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從“十三五”至今,我國光學膜行業的發展方向不僅需要提高國產化率,還要向更高端化前進,如《能源技術創新“十三五”規劃》提出需研發新一代光伏背板基膜材料,在《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19 年版)》中將復合膜、偏光片列入首批應用保險補償試點工作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