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線控底盤:賽道爆發,自主逆襲(36頁)

汽車零部件企業擁有巨大的成長空間。從市場空間來看,根據 Statista 數據,2019年全球消費電子行業市場規模約為 1 萬億美元,而汽車行業市場規模處于 2-3 萬億美元,遠高于消費電子產業鏈。從行業供應商市值角度來看,國內消費電子產業鏈出現了許多千億市值的公司,如立訊精密、歌爾股份等,而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除去寧德時代)目前市值最大的公司是福耀玻璃(1292 億元)。同時,對比全球零部件巨頭如博世(2020 年營收423 億歐元)、采埃孚(2020 年營收 326 億歐元)、大陸(2020 年營收 377 億歐元)等,國內零部件供應商擁有巨大成長空間。我們認為,在巨大的市場空間下,未來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擁有巨大的潛力出現多個千億市值的企業,目前僅僅處于開始階段。

電動化和智能化是汽車零部件行業未來主旋律。我國新能源汽車長期政策導向明確,產業政策從直接補貼向間接扶持過渡,“雙積分”、限購限行、基礎設施建設、安全核查、電池后處理等促進措施有望推動產業健康發展。從海外看,歐美各國/地區均從政策上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對新能源汽車消費給予補貼。尤其歐盟,2020 年開始全面進入 CO2 考核期(對企業供給端),且部分國家(如德國)進一步加大補貼消費者購置新能源車的力度。同時隨著汽車的普及,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私人空間和智能終端的結合。同時,自主品牌為了在駕乘體驗上實現與合資品牌車型的差異化競爭,更有動力增配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等智能化配置,汽車智能化升級將顯著推升汽車電子系統的單車價值量。

線控底盤是實現自動駕駛 SAE L3 的“執行”基石。從自動駕駛系統分工來看,共分為感知、決策和執行三個部分,其中底盤系統屬于自動駕駛中的“執行”機構,是最終實現自動駕駛的核心功能模塊。L3 及 L3 以上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實現,離不開底盤執行機構的快速響應和精確執行,以達到和上層的感知和決策的高度協同。而底盤系統的升級,也就意味著其中驅動系統、制動系統和轉向系統等功能模塊的升級。所以,線控底盤作為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執行基石,是發展自動駕駛的具體抓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