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慣性導航專題-被低估的自動駕駛關鍵技術(17頁)

智能汽車的終極目標是利用各種技術實現使車輛按照人的意愿自動行駛到達目的地。這個目標的關鍵是利用車載傳感系統和信息終端實現與人、車、路等的智能信息交換,使車輛具備智能的環境感知能力,能夠自動分析車輛行駛的安全及危險狀態。

世界各國及各大汽車公司都在布局自動駕駛。自上世紀 70 年代開始,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經歷了技術研究的興起、自動駕駛技術可行性和實用性方面的進展等階段,目前行業已經逐步進入到了市場化的階段。

可見,自動駕駛已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確定性趨勢。自動駕駛最大的意義在于解放駕駛員的雙手帶來人類空間意義首次的無縫連接,智能汽車使汽車的角色不再局限于交通工具,可以是移動的生活空間,通訊工具,娛樂平臺等更富有想象力的定位。

歐美企業的自動駕駛技術處于領導者地位。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NavigantResearch 發布了 2017 年的自動駕駛技術汽車公司排名,第一梯隊領導者的 8家企業中,有 4 家美國企業、3 家德國企業聯盟和 1 家日本企業,只有 1 家中國公司排入第二梯隊行列。

政策層面,國家從戰略層次進行規劃,引導汽車行業向智能化方向做大做強。政府在《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等一系列文件中都提到要估計和促進智能汽車的發展。尤其是 2018 年1 月 5 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對智能汽車的市場化做了長遠的規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