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物流車競爭優勢明顯,市場前景廣闊。路權優勢:隨著環保治理力度趨嚴,深圳等城市已經開始限制燃油物流車運營證的發放,成都、鄭州等地也已開始逐步禁止燃油車入城。與之對應的是,新能源物流車的路權優勢越來越突出。從國家層面看,近日交通部等十四部門聯合發布行動計劃,鼓勵各地給予新能源配送車優先路權;從地方層面看,許多城市對新能源物流車不僅不限行,還給予優先上牌、免購置稅、免費停車等優惠政策。“路權”將成為撬動純電動物流車市場的核心要素。
新能源物流車的發展受到上下共同推動。政府扶持紅利。國家對新能源物流車的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新能源物流車已被列入國家新能源汽車相關扶持政策的重點支持領域,而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都相繼出臺了對新能源物流車的補貼政策,并特別提出要加快新能源汽車在本地公共交通、物流配送領域的發展。繼城市公交電動化后,城市物流車電動化也將獲得政府強力推進。下游企業推進。越來越多的電商企業開始構建自己的配送體系,如淘寶菜鳥、京東自營等。為了提高配送效率,它們大多在城市周邊建立倉庫并自建車隊。鑒于新能源物流車在路權等方面的特殊優勢,以及出于環保CSR 方面的考慮,這些企業在采購物流車時更愿意選擇新能源車型,如菜鳥網絡發布的ACE 未來綠色智慧物流汽車計劃將形成100 萬輛新能源物流車的需求,而京東也提出未來5 年內將把傳統燃油貨車全部替換成新能源車。除此之外,順豐、四通一達等傳統快遞巨頭也紛紛開始大批量采用純電動物流車。
新能源物流車呈明顯加速放量趨勢。前兩年市場一直對新能源物流車的真實需求質疑較大,我們認為,之前行業確實存在過補嫌疑,加上對新能源車的實際運營效果監管不嚴,導致大部分新能源物流車生產企業和推廣企業存在較為嚴重的政策套利目的。而在補貼額度趨于合理,補貼發放標準趨嚴的情況下,運營企業的主觀能動性被調動,開始積極培育市場,終端需求已經有很大改觀。今年1-7 月,包括中通客車、南京金龍、陜西通家、新楚風等在內的新能源物流車企業簽署了超20 起業務訂單及戰略合作協議,經初步統計訂單總金額已經超過百億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網的數據顯示,2017 年7 月新能源專用車產量達1 萬輛以上,今年1-8 月新能源專用車市場逐漸升溫,4 月專用車進入補貼目錄之后放量尤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