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車、儲能、3C 消費電子等領域的快速發展,鋰資源已經成為了很多國家的戰略性儲備物資。根據 2017 年 USGS 發布的《美國關鍵礦產資源》中提及,鋰在自然界主要存在形式有:封閉盆地鹽水 58%;偉晶巖(包括富含鋰的花崗巖)26%;鋰粘土占 7%;其他(包括油田鹽水,地熱鹽水)等共占 9%。
而 2020 年全球終端市場應用鋰資源估計如下:鋰電池 71%; 陶瓷和玻璃 14%; 潤滑脂 4%; 鑄模保護粉末 2%; 聚合物產品 2%;其他用途等 7%。未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鋰作為動力電池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鋰資源的需求也會一直上升。
據 Roskill 統計,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鋰消費國,2019 年鋰消費占全球鋰消費的 54%。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產銷基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上游原材料的消費需求,包括碳酸鋰、氫氧化鋰等基礎鋰鹽。中國擁有豐富的鋰資源和完善的鋰電池產業鏈,以及龐大的基礎人才儲備,使中國在鋰電池及其材料產業發展方面成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國家,并且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電材料和電池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