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發電成本下降明顯,為可再生能源之首。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的統計,2010年到2019年間,太陽能光伏發電成本下降了82%,同時太陽能熱發電、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的成本分別下降了47%、39%和29%,光伏發電的成本下降幅度遙遙領先于其他的可再生能源,優勢明顯。
“碳中和”目標之下,光伏需求確定性強。2020年9月,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中國正式提出力爭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并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2020年12月12日的氣候雄心峰會上,我國提出2030年前實現風電、光伏裝機量1200GW,2025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占比達20%,2030年要占到25%。美國新任總統拜登上臺首日火速簽署17項行政令,其中就包括重返《巴黎氣候協定》,節能減排已經成為世界趨勢。
預計十四五期間國內年均裝機約76GW,全球年均裝機約225GW。我們假設2021-2025年期間GDP增長率為5.5%,2026-2030年期間GDP增長率為5%,GDP增長率比發電量增速為1.275,光伏、風電到2025年發電量占比9%、11%(合計20%),到2030年發電量占比12%、13%(合計25%)并對光伏平均利用小時等作出假設,則可以得到十四五期間國內光伏年均新增裝機預計約76GW,2026-2030年期間國內光伏年均新增裝機約104GW。國外部分,根據歷史數據,假設2021-2025期間累計裝機增速20%,對應年均新增裝機約149GW,2026-2030年期間累計裝機增速15%,對應年均新增裝機約252GW。綜上,全球2021-2025年間年均新增裝機約225GW,2026-2030年間年均新增裝機約356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