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綠氫——風正帆懸,平價在望(33頁)

到 2030 年國內綠氫成本可實現與灰氫平價。到 2030 年,綠氫成本將從 2020年的 30.8 元/kg 快速降至 16.9 元/kg。而國內部分可再生資源優勢區域,其度電成本到 2030 年將領先于行業平均水平達到 0.1-0.15 元/KWh,相應的綠氫成本將率先實現與灰氫平價。

綠氫的大規模應用或將在 2035-2040 年實現。近 5 年綠氫將率先在供熱和重卡行業得以應用;到 2030 年,綠氫成本可下探至 10-12 元/kg,氫能在重型運輸領域極已具價格競爭力;2035 年后,綠氫或將作為極具競爭力的能源在主流工業領域和交通領域大規模推廣應用。

從工業革命開始,人類活動便前所未有地撼動了地球的自然平衡。碳循環體系首當其沖,碳源和碳匯的平衡不再,引發了世界對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等后果的思考。當前全球人類活動估計造成了全球升溫高于工業化前水平約 1.0℃,根據巴黎協定要求,上升幅度須控制在 2℃以內,并努力限制在 1.5℃以內。全球變暖超過 2℃,大概率將對人類和生態系統造成嚴重、普遍和不可逆轉影響。若能將升溫控制在 1.5℃以內,將更有助于降低極端氣候災害出現的風險,對于處于熱帶的發展中國家、島嶼國家及其他脆弱國家和地區來說尤其重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