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中國衛星互聯網-浩瀚宇宙星辰“藍海”(40頁)

衛星互聯網產業概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官網信息,衛星互聯網是以衛星為接入手段的互聯網寬帶服務模式。根據航天科工集團“虹云工程”總設計師向開恒講解,衛星互聯網主要是指以衛星為接入手段的互聯網寬帶服務模式,它屬于新基建中的信息基礎設施。目前衛星互聯網較多的是指利用地球低軌道衛星實現的低軌寬帶衛星互聯網。相比高軌衛星,它具有低時延、易于實現全球覆蓋的特點。

全球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歷程。如果將早期的衛星互聯網服務范疇擴大到語音通信服務,衛星互聯網星座的發展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 世紀 80 年代末摩托羅拉公司發展的銥星(Iridium)系統。衛星互聯網的發展歷程有別于衛星導航及衛星遙感,近 30 年來衛星互聯網星座建設的參與主體主要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企業。衛星互聯網系統發展的三個階段如圖 4 所示。

高軌衛星互聯網:“十四五”期間有望率先搶占部分商用衛星互聯網通信市場。目前,從我國高軌衛星互聯網產業的建設情況來看,我國航天科技集團已在 GEO 發射了中星 16 號及亞太 6D 衛星等高通量衛星,根據中國民航局在 4 月 30 日發布的《中國民航新一代航空寬帶通信技術路線圖》披露,國內自主建設的高通量通信衛星星座方面,已經成功發射的中星 16 號及亞太 6D 已經分別覆蓋東部沿海地區和亞太地區,單架飛機通信帶寬 10-50Mb。同時,在我國高軌衛星互聯網運營商,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上市公司中國衛通于 2020 年 12 月底發布的定增預案中,提出了公司擬募集資金 33 億元,其中12 億元投向中星 26 號衛星(Ka 頻段高通量衛星)項目,同時公司稱以中星 16 號為代表的高通量衛星互聯網已經進入實質性應用階段,而隨著中星 26 號衛星的發射,將有助于我國進一步構建高通量衛星系統,完善我國寬帶網絡體系。由此可見,我國目前在軌的中星 16 號衛星、亞太 6D 衛星以及未來將發射的中星26 號高通量衛星,均有望成為構建我國高軌衛星互聯網的基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