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和地區來看,印尼(2100 萬噸,占比約 24%)、澳大利亞(2000 萬噸,占比約 23%)、巴西(1100 萬噸,占比約 12%)等國家鎳資源儲量居前,資源類型主要為紅土鎳礦,澳洲兼具紅土鎳礦和硫化鎳礦;產量方面,2019 年印尼(80 萬噸鎳金屬量)、菲律賓(42 萬噸鎳金屬量)、俄羅斯(27 萬噸鎳金屬量)為前三大鎳資源生產國,印尼與菲律賓主產為紅土鎳礦,俄羅斯則擁有罕見的豐富多金屬伴生硫化鎳礦。
對中國而言,由于印尼在進口鎳礦所占比重較大,印尼的禁礦令影響不可忽視。作為全球主要的鎳礦生產國印度尼西亞,2014 年曾經禁止鎳礦的出口,造成 2014-2016 年鎳礦產量下降;2017 年放松了鎳礦出口禁令,允許有條件出口;但 2019 年 8 月宣布從 2020 年 1 月 1 日起,再次禁止鎳礦出口。受印尼出口限制,目前國內鎳資源來源已轉至菲律賓、新喀里多尼亞等國家。另一方面,因對該禁礦令已經有所預期,包括中資企業在內的資本加大了對印尼鎳冶煉設施投資,預計和不銹鋼相關的鎳生鐵產業將部分從中國向印尼轉移;另一方面,除鎳鐵外中資也在加大印尼等國家的紅土鎳礦開發。
需求端:不銹鋼增速持穩,新能源成核心增長動力。近年來,鎳的需求總體保持增長,2019 年全球及中國鎳的消費量分別為約 242 萬噸和 140 萬噸,其中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鎳消費國,約占全球鎳消費量的 58%。從下游領域看,不銹鋼是鎳的最大下游,2019 年全球電池領域鎳消費占比約 5%,受益于下游動力電池需求的快速提升,預計至 2025 年全球電池領域電池消費占比將快速提升至約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