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國產替代,化學發光趁東風(29頁)

IVD重點關注免疫診斷。免疫診斷側重于對樣本中微量物質的檢測,靈敏度較高、出錯率小,近年發展較快。免疫診斷已經是我國最大的細分市場,且有逐步擴大的趨勢。傳統的生化診斷市場由于較為成熟,份額在逐年下降。我們估計目前免疫診斷占比30-40%。預計2019-2021年,我國免疫診斷產品市場增速將保持15%,到2021年,我國免疫診斷產品市場規模將超過250億元。

化學發光是免疫診斷的主流技術。化學發光法是一種痕量分析方法,原理是化學檢測體系中待測物濃度與體系的化學發光強度在一定條件下呈線性定量關系。化學發光法利用儀器檢測體系化學發光強度,進而確定待測物含量。化學發光免疫分析(CLIA)技術結合具有高靈敏度的化學發光測定技術與高特異性的免疫反應,利用抗原抗體之間的特異性反應來測定體內疾病標志物濃度。化學發光免疫技術發展迅速,逐步替代酶聯免疫,已成為免疫診斷的主流技術。

化學發光主要檢測項目“金標準”由四大外資建立。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2018年化學發光市場中,腫標、傳染病、甲功、激素四大檢測項目合計占80%以上。其中腫標占30%為最高。四大主要檢測項目“金標準”由四大外資建立。羅氏主導腫標檢測,雅培傳染病項目強勢,貝克曼和西門子分別在甲功和激素項目上領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