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人力資源行業深度報告(43頁)

我國人力資源發展較晚,改革開放至今經歷探索-規范-變革-統籌發展階段。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形成相比于西方國家較晚。隨著 1978年改革開放的開始,原有的統包統配人力資源制度被打破,企業開始嘗試自由選用人才,標志著人服行業的萌芽;1992 年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提出促使人服行業在規范與改革中成長;2000 年后,政府管理職能逐漸由“辦”轉“管”、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外開放水平提升等事件逐漸形成了良好的市場氛圍,加快了人服行業正規化、國際化的步伐。2007 年后,我國先后在法律與政策中加入對于人服行業的表述與規劃,行業正式進入發展“奔跑期”。

宏觀環境承壓下人服行業規模快速擴大,增速保持高位穩定。2010年后,我國經濟發展重點逐漸由追求速度轉為提升質量;近年來受中美關系、疫情等事件影響,發展道路較為曲折。然而人服行業增長勢頭并未大幅受宏觀因素擾動。據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藍皮書統計,中國人服行業機構數量由2007年的7000家增加至2018年底的3.6萬家,從業人數由 2007 年的 5.9 萬人增加至 2018 年的 64.1 萬人,增長勢頭迅猛;2013-2019 年行業市場規模年化增速達 20.6%,由 2013 年的 1582億迅速增長至 2019 年的 4874 億。根據灼識咨詢預測,2023 年行業規模 將 達 到 10142 億元, 2021/2022/2023 年 同 比 增 速 分 別 為20%/20.3%/20.4%,增速基本保持在相對較快區間。

政策端的逐漸完善為行業發展提供指引與方向。自 2007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首次在法律層面上明確定義“人力資源市場”后,2010 年國家出臺首個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4 年人社部出臺《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行動計劃》,提出至 2020 年,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規模達 2 萬億(人服行業規模統計有寬窄口徑之分,寬口徑與窄口徑相比,將工資社保等的代發代繳一并納入統計;此處為寬口徑。下文除非特別標注,否則均采用窄口徑進行分析比較),從業人員達50 萬人。其中,靈活用工是政策重點支持方向。2020 年在疫情影響下,政策端加速出臺措施促進行業的發展,7 月 31 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拓寬靈活就業發展渠道,加大對靈活 就業保障支持”,靈活用工重要性持續凸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