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材標準化趨勢明顯,加工食材(可視為標準化食材)占比達86.21%。80-90年,日本餐飲行業發展帶動上游食材行業的發展。根據日本特許經營協會,日本餐飲行業收入規模從1980年的15.35兆日元提升至1990年的28.02兆日元,CAGR為6.20%。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80-90年日本加工食材(可視為標準化食材)收入規模CAGR為6.14%,基本同餐飲行業規模增速相同,80至90年加工食材占比食材收入從54.47%提升至64.22%,而餐飲行業增長停滯后,加工食材占比提升并沒有停止,2011年占比已達86.21%。加工食材占比明顯提升,食材標準化趨勢明顯。
To B端:餐飲連鎖化率提高,推動食材標準化。80-90年代,隨餐飲需求提升,餐飲連鎖化率提升,而連鎖企業為保證菜品的口味一致性、提升經營效率,加大對標準化食材的需求。(1)80-90年日本連鎖化率提升3.01%,連鎖餐飲端標準化食材規模增速達13.76%。根據日本特許經營協會,日本餐飲連鎖化率(連鎖餐飲銷售額/外食銷售額,若考慮中食市場則連鎖化率更高)從83年的6.53%提升至90年的9.54%,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日本80至90年餐飲行業食材中加工食材(可理解為標準化食材)占比從54.47%提升至64.22%,疊加連鎖化率的提升,連鎖餐飲加工食材規模CAGR達13.76%,連鎖化餐飲對食材標準化趨勢的推動作用明顯。(2)80-90年代房租和人工成本大幅提升,降本提效是推動食材標準化的另一原因。根據日本統計局和國稅廳數據,1980-1990年日本城市商業地價指數增長100%,員工月薪增長40%,餐飲企業面臨降成本壓力,而標準化食材正能滿足餐飲企業降本提效需求,一是標準化食材能夠減少人工需求和廚房面積,減少房租和人工成本;二是相比于傳統食材,標準化食材能夠大幅縮減操作流程提高烹飪效率,滿足餐飲企業降本提效需求。
復合調味料和速凍食品更易滿足食材標準化需求。復合調味料可以理解為,滿足“調配好的調味料+食材=美味菜肴”的程式的調味品,比如火鍋底料加上各類食材即可快速做成火鍋;速凍食品可以理解為,經過預處理,在烹飪時不需處理或者只需簡單處理即可的食材,比如速凍水餃用開水煮熟即可使用;復合調味料和速凍食品的共同特點是:在滿足味道需求的同時最大程度減少操作流程、提升效率,因此“復合調味料+速凍食品=美味菜肴”,成為提升烹飪效率的最佳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