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物業管理行業-競爭的本質(23頁)

物業的本質:面向人和房,密集勞動的整合者。物業管理是同時針對人和房的服務,一方面追求業主滿意,一方面保證房屋得到必要養護。物業管理的基礎服務,通常是納入物業管理服務合同的基本條款,包括保安、保潔、保修、保綠等內容。物業管理是勞動密集型行業,企業招聘大量員工,將這些員工配置到不同的崗位(大堂管家、保安員、工程部等)。

品牌聲譽的長期積。由于絕大多數住宅小區還沒有換過物業公司,消費者經常將房地產開發品牌和物業管理品牌混為一談。中國最優秀的物業管理品牌的確也都脫胎于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商也十分樂于消費者將開發品牌和物業管理品牌結合在一起。所以說,龍湖、綠城、金地等名聲顯赫的物業管理公司,其服務滿意度本身和小區營建質量有關系。這既是優勢,也是風險,物業管理是一個品牌聲譽不是經由服務創造的,而是經由營建創造的特殊服務業。物業管理公司去服務第三方項目時品質能否如一(實際上當服務從關聯方走向第三方,服務水平是有下降趨勢)?企業的服務行為是否會在長期損害(而不是優化)公司的品牌?

明顯的短板——物業管理公司的效率。整個物業管理行業都沒有太寬的護城河。以傳統模式線性發展的行業,至今為止沒有經歷過外來力量的挑戰。存量物業管理權切換的過程未必只是物業管理行業內部優勝劣汰的過程,可能也是物業管理行業迎接外部沖擊的時機。由于科技的進步,這種挑戰可能已經迫在眉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