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消費需求,用電商模式“鏈動”全球貿易。跨境電商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的國際商業活動,其本質上是一種基于電商形式從事全球貿易的商業活動,反映了消費者對于全球多元化商品的購買需求。從發展歷程來看,中國跨境電商產業主要經歷了從最初的僅提供外貿信息服務,到實現在線交易,再到目前的實現全產業鏈服務的三個發展階段。特別是2013年后,行業整體實現了一定程度上的爆發,雖然16-18年由于前期野蠻增長帶來產能階段性過剩導致增速放緩,但去年以來在行業去庫存后重回健康發展軌道。
細分業態較為多元,跨境出口B2C前景廣闊。跨境電商細分業態較為多元。1)從進出口方向來看,跨境電商分為跨境出口和跨境進口;2)從終端客戶來看,跨境電商分為B2B和B2C兩類;3)按照商品所有權歸屬,跨境電商可分為平臺型和自營型兩類;4)從經營品類來看,跨境電商可分為垂直類和綜合類。4)在整個跨境電商產業鏈中還包括相關的服務型生態,如物流服務企業、金融支付機構、營銷及代運營企業。而在國貨鋪全球,以及海外線上化率加速提升的行業趨勢下,我們本文將重點把研究聚焦于自營型跨境出口B2C領域。
跨境電商出口B2C發展迅速。接下來我們將具體分析自營跨境B2C電商。基于中國制造在3C電子、服飾鞋帽、生活家居等領域的產業基礎優勢以及電商零售配套設施的完善,跨境出口B2C,尤其是自營型近年來備受視市場關注,指國內賣家從上游供應商買斷商品通過入駐第三方平臺或自建站模式直接對接國外消費者,且在3C、服裝等特定領域形成一定優勢。從市場規模看,據網經社數據,2019年中國出口跨境網絡零售市場規模達到1.73萬億元,同比增長23.57%,2013-2019年的復合增速達到28.74%;從企業出海布局來看,以亞馬遜平臺為例,據Marketplace Pulse的研究,Amazon.com平臺前一萬名賣家結構中,中國賣家的數量占比于2020年1月達到49%,高于美國的47%;新增賣家上,20017-2018年Amazon.com平臺新增賣家100萬個,其中至少40%來自中國,表明中國零售商正積極推動出海B2C業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