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從九千萬戶微觀數據看住宅物管空間(39頁)

86 城樣本數據整體代表性較高。為計算覆蓋率,我們首先需要估算各線城市的總套數。一線城市根據現存城鎮住房面積除以套均面積進行估算;二線和三四線城市由于城鎮住房面積數據缺失,所以采用套戶比乘以城鎮戶籍人口戶數進行推算。最后利用樣本套數除以推算各城市城鎮住宅總套數,得到樣本覆蓋率。其中一線、二線、三四線樣本覆蓋率分別為 77%、64%、21%,一二線城市的樣本覆蓋率較高。

樣本住宅小區占比為 93%,住宅比例較高。在統計數據中,我們將小區分為住宅小區與商住小區兩大類型。住宅小區即通常意義上的小區,具有封閉的小區邊界,為封閉型小區;而商住小區一般沒有封閉的小區邊界,通常建造在商場或寫字樓之上,為開放型小區。樣本小區按戶數統計 9088 萬戶,其中住宅共有 8488 萬戶,占比為 93%,商住小區的總體占比較低。因此通過剔除商住小區和住宅小區中無物業小區的相關數據,最終得到的有效樣本戶數總數為 8176.46 萬戶,下文將以此作為樣本數據進一步分析。

2 元/平米月以上的物業費屬于行業內較高的物業費水平。目前物業管理行業集中度較低,但上市公司普遍收費較高,表現為統計樣本中 20 家上市公司在 86 城市占率合計為 4.9%,但是上市公司的物業費普遍高于 2 元/平米/月。另外,2019 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報數據中住宅領域物業費均值約為 2.01 平方米/月,同樣樣本中上市公司物業費均值也為 2.20 元/平米/月左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