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兩輪車產業發展經歷自行車→摩托車→兩輪電動車。自行車產業發端自 1940年上海自行車廠成立,1978 年年產量達到 854 萬輛,躍居世界第一。70 年代中后期,改革開放后軍工企業轉型民用摩托車生產,我國的摩托車產業快速成長,1994 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摩托車產銷國;20 世紀后期的主要交通工具從自行車逐步向摩托車發展,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進入 21 世紀 ,各地“禁摩令”陸續落地,兩輪電動車產業飛速發展,占全球產量的 90%以上;2018 年,電動自行車新國標落地前夕,超標車搶裝將電動自行車年產量推升到近 4000 萬輛的高峰。
交通工具屬性的兩輪車市場步入存量,未來將向休閑娛樂消費品屬性發展。2003年我國自行車年產量達到頂峰 7852 萬輛,2008 年摩托車年產量達到頂峰 2838 萬輛,交通工具屬性的兩輪車市場逐步接近飽和;2019 年兩輪電動車新國標開始落地,傳統以鉛酸電動車為主的市場面臨轉型。在消費升級背景下,預計以搭載鋰電池為代表的高端智能兩輪電動車將迎來滲透率的增長;同時休閑屬性強+騎行體驗佳的電踏車、性能強勁而深受新消費群體追捧的大排量摩托車也將成為新的高速增長點。
我國是兩輪車生產、消費大國。兩輪車按照動力來源可分為自行車、兩輪電動車、摩托車等三類。兩輪電動車又稱小電驢、電動自行車(此處不含電踏車);自行車又分為電踏車(必須踩踏,電力僅做輔助)和普通自行車。作為機動車和公共交通的有力補充,兩輪車是交通系統末梢重要的交通工具,全球消費總量達到 2.3 億輛,我國 2019年產、銷量分別高達 1.1 億輛(兩輪電動車約 3600 萬、自行車約 5400 萬、摩托車約2000 萬)和 5500 萬輛(兩輪電動車約 3500 萬、自行車約 1200 萬、摩托車約 800萬)。以傳統交通工具屬性為主的兩輪車目前在國內和全球都面臨量、價的增長平臺期,但在相應領域均出現了因消費升級而產生的結構化高速增長新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