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初新冠疫情使零售、餐飲等服務企業暫停營業,雖然當前我國已取得階段性勝利,多數企業已經復工復產,但境外輸入病例不斷攀升且仍偶有聚集性病例新增,居民外出減少對餐飲行業生存形成較大考驗。在此期間,餐飲業由于停業和客流量下降等因素,營業收入產生了斷崖式下降。根據國家統計局 3 月 16 日發布數據顯示,2020 年 1-3 月份,全國餐飲收入 6026.3 億元,同比下降 43.4%。
門店擴張增加成本負擔。根據美團點評發布的《中國餐飲報告 2019》,火鍋業成為餐飲行業中最大的細分品類, 2018 年火鍋消費占據全品類 20.3%,而據中國飯店業協會數據,其租金成本占營業收入比重卻為所有細分品類中最高的,為 12.01%。由于火鍋易于標準化,隨擴張門店數量逐年上升,疫情造成的收入下降與持續支出的租金成本矛盾較正常營業狀態下更為突出。
堂食客流量恢復尚需時間。根據各地疫情控制情況多數火鍋企業 3 月起陸續復工,眾多火鍋連鎖企業,如海底撈、呷哺呷哺、小龍坎除湖北省部分城市都已經恢復營業狀態。從僅限外賣到恢復堂食,企業的收支矛盾在逐漸緩和。然而疫情使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下降,部分居民更傾向于自制食品,減少聚集削弱了火鍋的社交功能,在當前眾多不確定性因素下,雖然已經復工復產,但堂食恢復情況仍不理想,中小企業收入可能無法彌補成本支出,因此預計火鍋業整體在短時間內仍無法恢復至原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