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以來流傳千年,具備穩定消費基礎。鹵味食品起源已久,早在公元前 221 年前后,四川地區發明鑿井取鹵,開鑿淺井后鑿出井鹽,輔以花椒調味,制作成鹵味用以佐酒下飯。而后鹵味食飲在全國多地流傳,形成了以川鹵、潮鹵、浙鹵為主的多個鹵味派系,具有較長的文化積淀和穩定的消費基礎。隨著時代變遷,鹵制品消費逐漸從餐桌消費拓展至休閑及送禮消費,消費場景和人群穩步拓展。
休閑鹵制品行業處于快速成長期,主要驅動力為可支配收入及城鎮化率提升。據 Frost& Sullivan 數據顯示,2018 年我國休閑鹵制品市場規模達到 911 億元,同比增長 18.8%,2010-2018 年實現 18.7%的年復合增長,行業仍處于快速成長期。未來行業增長驅動力主要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城鎮化率的提升。2018 年我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 3.93 萬元,同比增長 7.8%,近 5 年復合增長率為 8.2%,收入提高可促進休閑類食品消費。
行業格局分散,品牌化或成未來趨勢。目前,休閑鹵制品行業仍以小作坊經營模式為主,2018 年行業 CR5 市占率約為 21%,行業格局較為分散,預計未來品牌集中度將逐步提升。據 Frost& Sullivan 數據顯示,行業品牌產品所占市場零售份額由 2010 年的 25%提升至 2015 年的 46%,預計 2020 年將達到 69%。隨著消費升級帶來品牌消費增多,行業品牌化、集中化趨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