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層面,2017 年我國城市垃圾焚燒產能也開始明顯加速。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無害化處理能力(僅包含設市城市)近年來保持了較快增長,截至 2018年產能達到 36.5 萬噸/日,2012-2018 年處于持續高投產狀態,平均每年新增產能約為 3.9萬噸/日,其中 2017/2018 年城市新增垃圾焚燒產能 4.2/6.7 萬噸/日,2012-18 年新增項目個數維持高位,新投運項目單體產能中樞為 1200 噸/日。
2016-18 年城市垃圾焚燒產能 CAGR 為 19%,縣級產能 CAGR 為 73%,新投產項目下沉明顯。通過對生活垃圾焚燒信息平臺、電廠聯盟網所列示的全國生活垃圾焚燒項目(全口徑包含城市和縣城)進行統計,我們發現 2011-2015 年期間全國每年新增產能約 2.9 萬噸/日,進入“十三五”期間 2016-18 年均新增 6.1 萬噸/日。其中,城市新增產能(統計局數據)“十二五”均值 2.7 萬噸(占比 94%),2016-18 年均值 4.9 萬噸(占比 80%),可以看出新投產項目區域下沉明顯。截至 2018 年,縣級垃圾焚燒產能全國占比已經達到 11%。
“十三五”期間新增項目單體規模依然較大。根據我們對生活垃圾焚燒信息平臺、電廠聯盟網所列示的全國生活垃圾焚燒項目的統計,2006 年以來新投運項目單體規模平均值處于 700-1100 噸/日之間,“十三五”期間垃圾焚燒項目呈現下沉趨勢,但單體規模依然較大。根據“十三五”規劃,建制鎮產生的生活垃圾就近納入縣級或市級垃圾處理設施集中處理,原則上建制鎮不單獨建設處理設施,我們認為縣城垃圾焚燒項目輻射范圍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周圍的建制鎮,這是其規模不減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