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從盈利成長和估值選垃圾焚燒標的(21頁)

投資能力和運營管理水平決定垃圾焚燒回報率。垃圾焚燒為環保運營型資產,典型的垃圾焚燒項目的商業模式可以理解為 EPC+O+投資,投資能力(杠桿率、融資成本)和運營管理水平(利用率、噸上網電量等)的差異造成了項目的回報率的不同。

垃圾焚燒是大勢所趨。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城鎮化水平提高及垃圾處理無害化處理率的提高,垃圾清運量和無害化處理產能每年穩步增長。2006-2016 年間,我國城鎮生活垃圾清運量由 2.11 億噸/年增長至 2.70 億噸/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2.5%;我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產能由 27.33 萬噸/日增長至 81.20 萬噸/日,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11.5%。與此同時,我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也不斷提高。2016 年,我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 94%,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 96.6%,縣城無害化處理率為 85.2%。

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帶來的人均生活垃圾產量的不斷提高;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 年我國人均垃圾產生量為 195 千克/年。我國幾個重點城市之間差別比較大,其中北京的人均垃圾產生量最高,達到 402 千克/年,重慶的人均垃圾產生量最低,為 162 千克/年,經濟較發達且城鎮率高的城市人均垃圾產生量也較高。參考國外,美國的人均垃圾產生量為 657 千克/年,達到我國平均的 3.3 倍。我們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推進,人均垃圾產生量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