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財政壓力增加,環衛市場化改革啟動。隨著城鎮化率提升、人口增長以及交通基礎設施擴建,環衛服務業務快速擴展,增加了地方財政支出壓力。傳統的環衛模式缺乏內部競爭機制,政府環衛部門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同時,傳統模式下環衛作業水平和管理水平不高,資金使用效率低,作業效果不佳,環衛設施投入不足。在財政資金相對緊張背景下,探索并開展環衛市場化改革有助于提高環衛管理、作業水平并解決資金瓶頸問題。
政府采購推進環衛市場化:環衛市場化政策與其發展階段相適應,2002 年《關于加快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進程的意見》的發布拉開環衛市場化試點的序幕。2013 年《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的發布將環衛市場化推廣,隨后在 2015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出臺,提出對政府采購實行的源頭管理和結果管理。政府購買服務成為了其市場化發展的主要方式。
PPP 模式加速推進環衛市場化:2014 年,國家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2015 年《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指導意見》出臺,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在公共服務領域廣泛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隨著 PPP 模式的推廣,環衛服務市場化進程加速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