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肝癌流行病學研究:高發性腫瘤。肝癌是全球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其中肝細胞癌(HCC)約占90%以上。肝癌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已成為第6位常見的惡性腫瘤,且其惡性程度高,在腫瘤相關病死率中居第2位。在中國,肝癌(HCC)每年發病46.6萬人,死亡42.2萬人,均位居全球第一。HCC發病隱匿、侵襲性高,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已為中晚期,加上常合并有基礎性病變,若不經治療患者整體平均生存期僅為3-6個月。
藥物治療現狀:早期局部治療,后期方案選擇有限。早期階段的肝細胞癌可通過多種手段治療,包括手術切除、射頻消融術、無水乙醇注射術、化療栓塞治療等等。肝癌患者中,僅有20%可以接受手術治療,但手術切除的5年生存率不理想,>70%患者在5年內出現復發。同時,超過80%患者一經發現就屬于晚期,治療方案選擇非常有限,預后較差。目前,HCC的一線治療藥物少,可選方案有限,客觀緩解率低,生存獲益有限。一線治療失敗后,二線治療捉襟見肘,藥物可及性差。
索拉非尼:多靶點酪氨酸酶抑制劑+一線用藥。索拉非尼是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口服多靶點激酶抑制劑,由拜耳研發,2005年獲FDA批準上市,2006年獲得中國藥監局批準進入中國市場,用于治療不能手術的晚期肝癌患者。作用機制:通過抑制RAF/MEK/ERK信號傳導通路,直接抑制腫瘤生長;通過抑制VEGFR和PDGFR而阻斷腫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間接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由于受到競品沖擊,2016年開始,索拉非尼全球銷售額走“下坡路”,2018年實現全球銷售收入7.12億歐元,同比去年下滑14.63%。反觀國內市場,索拉非尼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仍保持穩定增長,被納入2017版國家醫保目錄后實現了進一步放量,2017-2018年樣本醫院分別實現銷售額1.95億和3.61億,同比分別增長7%和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