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互聯網是基于衛星通信的互聯網,通過一定數量的衛星形成規模組網,從而輻射全球,構建具備實時信息處理的大衛星系統,是一種能夠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終端提供寬帶互聯網接入等通信服務的新型網絡。衛星通信與移動通信、地面光通信一樣作為現代通信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低延時、低成本、廣覆蓋、寬帶化等優點。
高軌衛星通信系統的優勢在于頻率協調簡單,運行壽命更長,前期建設成本較低。高軌衛星單星覆蓋面積較廣,但存在兩極覆蓋盲區,在實現全球覆蓋方面存在現實障礙,同時在特定地形與特定場景通信方面存在一定的難度;高軌衛星所需要的地面終端較為簡單,技術能力已經發展成熟,能夠實現高集成化,但空間鏈路損耗較高,通信成本較高。
低軌衛星星座更適合構建大規模衛星組網,是衛星互聯網的必然選擇。低軌衛星通信系統的優勢在于傳輸時延短、穩定性好、鏈路損耗小、應用場景豐富,多星組網可實現全球覆蓋。高軌衛星的特點在于衛星數量較少,但單顆衛星的覆蓋面積較廣,單顆衛星發生損壞即有可能影響整個衛星通信系統的正常運作;而低軌通信衛星數量眾多,呈現網狀化結構,即使個別衛星出現問題,整個網絡也仍然可以繼續提供可靠的、連續的通信服務,符合衛星互聯網發展趨勢。近年來,低軌衛星發射數量占比顯著提升,2017 年和 2018 年全球衛星發射數量分別為 351 顆和 371 顆,其中 LEO 衛星占比均超過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