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 行業發展的驅動力最先來源于供不應求帶來的超額利潤:從供需結構上看,2011 年之前,PTA 行業的供不應求使得超額利潤十分明顯,單噸利潤達 2000元以上,由于 PTA 行業不存在行業進入壁壘,因而產能快速發展,使得行業從供不應求走向供過于求,伴隨著行業超額利潤的消失,行業的競爭格局逐漸成型。由于產品的同質化嚴重,因此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不存在競爭優勢,企業必須通過成本的控制獲得超額收益,這就使得行業的發展驅動力逐漸向成本控制演進。
低門檻下的激烈競爭迫使行業向控制成本進化:伴隨著國內 PTA 產能的不斷增長,進口依賴度快速降低。在完全競爭格局下,PTA 生產企業難以獲得競爭優勢,只能通過控制成本獲得超出行業的平均利潤。
目前世界上生產 PTA 產品主流工藝技術包括英國 BP、日本三井、美國 INVISTA(DuPont-ICI)、德國 Lurgi-Eastman 等 4 家公司的專利技術。其中前三種工藝技術包括氧化反應和加氫精制兩大工序生產精對苯二甲酸(PTA):首先將對二甲苯(PX)經空氣氧化,制得粗對苯二甲酸(CTA),然后將 CTA 加氫精制成 PTA,通常也被稱為二步法。Lurg-Eastman 工藝則采用二次氧化與熟化代替加氫精制工序,PX 只經氧化反應就可制得 IP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