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石油勘探開發產業鏈研究(74頁)

石油、石油行業及石油勘探開發。“石油是現代工業的血液”。石油不僅是最重要的能源,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沒有石油都運轉不了;石油也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成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五千多種。作為基礎能源、工業燃料和化工原料,石油天然氣是全球經濟的重要推動力和現代社會正常運行的重要支柱,短期內具有其他能源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現代文明賴以延續發展的重要稀缺性資源,對現代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和人民生活產生重大影響。

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油氣市場之一,對外依存度高。中國是富煤、貧油、少氣的國家,從 2003 年起,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和最大原油進口國,2018 年我國原油的對外依存度已接近 70%,天然氣對外依存度40%。2017 年中國石油產量 1.915 億噸,天然氣產量 1492 億立方米,分別位居世界第七位和第六位,占世界總產量的 4.4%和 4.1%。盡管如此,我國石油產量從 2010年開始就增長緩慢,2015 年達到階段性峰值 2.15 億噸以后,2016 年和 2017 年就開始下降,2017 年已下降到 1.92 億噸。2017 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原油凈進口國,成為國際石油市場標志性事件,石油對外依存度持續攀升,2017 年已達到 70%左右;2017 年中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已達到 37.94%,也就是說中國天然氣消費的三分之一以上依賴進口。2017 年我國原油進口量 41957 萬噸(日均 840萬桶),同比增長 10.1%,進口額達 1623 億美元,同比增長 39.1%,原油進口額約占我國總進口額的 9%。2018 年 1 月至 10 月,中國原油進口日均 906 萬桶,增速達到 7.9%。保守估計,若中國原油進口年均增速維持在 6%,到 2023 年將達到 1200萬桶/日;中國的天然氣需求同樣增加迅猛,經濟發展生產需求之外,環保意識不斷增強,進一步推動了煤改氣工程正在進行,上白萬家庭從燃燒煤炭取暖改為燃燒天然氣取暖。2017 年,中國的天然氣進口量達到 6857 萬噸,其中液化天然氣進口3829 萬噸,占總進口量的 56%,同比猛增 48%,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液化天然氣進口國。2018 年前八個月,中國共進口天然氣 789 億立方米,同比增長 38.6%。中國的發展需要大量清潔能源,天然氣作為煤的替代能源,需求增長是大勢所趨,到2020 年天然氣供應缺口將達到 1200 億-1500 億立方米,進口依存度將達 40%。根據國際能源署預測,未來五年內世界天然氣需求增量的 40%將來自中國。

石油產業鏈上游包括油田技術服務公司、工程建設公司、設備制造公司。石油開發商如 BP、殼牌、中石油等,一般只從事油田勘探投資及煉化和成品油銷售,而將與石油開采有關的大部分作業環節如勘探、鉆井等外包給服務承包商,如斯倫貝謝、貝克休斯。為服務公司提供專門設備的上游企業包括 NOV 等。作業服務與設備制造聯系緊密,部分公司同時具備設備制造和技術服務業務,工程建設公司主要是提供油氣集輸系統的建設服務。油田服務與設備制造行業對石油價格具有很強依賴性。油氣開發公司業績受油價影響,油服公司業務量受石油開發商資本支出影響,設備公司訂單數量受油田服務作業量驅動,設備公司的上游為零部件提供商。通常上游影響不大,驅動業績的因素主要是下游需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