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自動駕駛專題研究之市場空間預測(21頁)

服務業人力成本持續上升,機器換人需求迫切。近年來,我國適齡勞動人口數量持續下降,自 2013 年的 100582 萬人逐年下降至 2018 年的 99357 萬人,且自 2016 年之后有降幅增大的趨勢出現。勞動力絕對數量的下降導致各行各業的人力成本上升,吸納就業人口較多的服務業首當其沖。我國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水平從 2012 年的 35135 元增長至 2017 年的 50552 元,年均增長率達到 7.5%。現階段服務業對于勞動力需求具有天然依賴性,人均收入的增長會加重企業運營負擔,同時適齡勞動力的減少會導致未來勞動力缺口問題會越來越突出。

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迅速,可廣泛應用于多種場景。所有不需要人為去操控的車輛都可歸為自動駕駛范疇。根據場景開放程度、行駛速度(以 20km/h 為界限劃分)和裝載對象,自動駕駛的應用可以劃分為開放與封閉、高速與低速、載人與載物等多個維度。高速開放場景的無人駕駛技術難度最高且想象空間最大,也集中了自動駕駛行業最頂尖的公司,但距離商業化和盈利遙遙無期。相較而言,自動駕駛在限定場景下的應用技術門檻更低,商業化進程更快。

公路物流行業可替代人力空間分析。公路物流行業仍然保持著持續增長趨勢,我們預計其市場容量在 2020 年可突破 5 萬億元。根據 2015年至 2018 年市場容量數據計算,其平均年增長率為 25.6%,然而市場無法持續維持如此快速的增長,假設在自然情況下,市場增長速度將逐漸放緩,最后貼近我國近年的 GDP 增速。我們假設最終值為 6%,根據已有市場數據,使用 Logistic 函數預測市場增速的衰減。得到 2025 年預期的市場增速為 7.07%。同時我們假設人力成本占總收入比例 22.3%保持不變。我們可以由此預測出未來到 2025 年,無人駕駛分別替代 20%或 50%勞動力成本的市場空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