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決策、執行三大環節,包含多個重要軟硬件。智能駕駛的三大要素為“感知、決策、執行”,先通過對周邊交通主體的感知實現交通數據和信息的收集,包括地圖、雷達、攝像頭等軟硬件設備;然后傳輸到決策層,用算法等工具規劃出行路線,包括算法、芯片、計算平臺等設備;最后通過執行層的轉向、油門控制等實現具體操作。
智能駕駛分五個級別。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根據系統對于車輛操控任務的把控程度,將智能駕駛技術分為 L0-L5,系統在 L1~L3 級主要起輔助功能;當到達 L4 級,車輛駕駛將全部交給系統,而 L4、L5 的區別在于特定場景和全場景應用。NHTSA 將智能駕駛分為四個級別,但分類標準與 SAE 的標準基本一致。
政策導向:明確進度,2020 年 L2 新車滲透率 30%,2025 年 L3 滲透率 25%。《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等政策指出,到 2020 年,新車駕駛輔助系統(L2)搭載率達到 30%以上。根據《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到 2025 年,汽車 DA(駕駛輔助)、PA(部分自動駕駛)、CA(有條件自動駕駛)新車裝配率達 80%,其中 PA、CA 級新車裝配率達 25%,高度和完全自動駕駛汽車開始進入市場,即 L1-L3 級智能駕駛新車裝配率達 80%,L3 級滲透率為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