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電力行業全景圖-核電產業鏈篇(35頁)

核電在全國總裝機容量中占比2.4%,在總發電量中占比4.2%。因煤電、水電兩大主力電源增長放緩,核電在裝機及電量中的占比持續提升。2018年是核電投產大年,全年共有7臺新機組實現商運。截至2018年底,全國發電設備裝機容量達到19.00億千瓦。其中,煤電裝機占比超過總裝機的一半,達53.0%;常規水電占比次之,達到17.0%;風電、光伏分別占據了9.7%、9.2%的裝機容量。裝機前4大電源類型合計占比接近90%。核電裝機容量4465.7萬千瓦,在總裝機中占比2.4%,次于氣電、高于抽水蓄能發電。2018年,全國發電量達到6.99萬億千瓦。其中,煤電發電量占比達63.7%,是電量的絕對主力;常規水電發電量占比17.2%,穩居次席;風電占比5.2%;核電全年發電量2944億千瓦時,在總發電量中占比4.2%,高于氣電、光伏發電,是第4大發電電源類型。

中國已成為核電大國,但離核電強國仍有差距。世界核協會(WNA)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全球共有31個國家/地區在使用核電;在運核電機組總計451臺,總裝機容量約為399.82GW(1GW=100萬千瓦);19個國家正在建設總計54臺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約為57.74GW。2018年全球核電發電量2563TWh(1TWh=10億度電),在總發電量中的占比約10%。2018年美、俄、英、法、德五大發達國家核電發電量占比分別為19.3%、17.9%、17.7%、71.7%、11.7%;受福島事故影響的日本核電發電量占比6.2%。2018年中國國內核電發電量排名全球第3位、核電在總發電量中的占比排名倒數第5位。

國產小型堆推進有望提速。小型堆即小型先進模塊化多用途反應堆,特點是高安全性、小身型、多用途,不僅可以用作發電,而且可以進行工業供熱供汽、城市供暖、海水淡化等。中核的“玲龍一號”(ACP100)的設計參考了“華龍一號”(HPR1000),采用與第三代核電技術相同標準的完全非能動的安全設施。2016年4月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審查,成為世界首個通過IAEA安全審查的小型堆技術。核能供熱并非是一個新的概念,采用傳統核電廠進行供熱在前蘇聯和北歐地區較為普遍。2017年12月20日,國家發改委印發《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發改能源[2017]2100號),提出:研究探索核能供熱,推動現役核電機組向周邊供熱,安全發展低溫泳池堆供暖示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