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泛在電力物聯網成主線信息化占比提升(21頁)

“發電-輸電-配電-用電”,我國電力建設的重心不斷往下游轉移。我國的電力建設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的 1980 年代初至 2000 年,電力建設主要聚焦于“發電”環節,解決電源側供給不足的問題,第二階段的 2000 年至 2010 年,電力建設投資重心開始轉移至輸電線路建設,第三階段的 2011 年至 2014 年,電網投資持續高速增長,輸配電環節不斷加強。在經歷了前三階段發電、輸電、配電環節的大力建設后,我國大部分電源供給及輸電線路骨架已逐步完善,目前正在經歷的第四階段電力建設的重心繼續向下延伸,更加側重于配電和用電兩個環節。

電網建設投資與電源建設投資差距不斷拉大,未來電力投資看點將是電網建設投資內部結構的變化。我國電網建設投資規模于 2009 年首次超過電源投資規模,并于 2013 年起逐漸拉開差距。經歷了前期較快增長后,目前電網建設投資增速已有所回落。我們認為,在我國整體電力投資放緩的背景下,未來電力投資將更注重電網建設投資內部結構的變化,距離用戶更近的配用電側、相關信息化設備及面向下游的相關應用研發將有望成為電網投入的重點。

近期泛在電力物聯網戰略地位顯著提升。2019 年 1 月,國家電網在“兩會”報告中首次提出打造“三型(樞紐型、平臺型、共享型)兩網(堅強智能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戰略目標,并提出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的重要物質基礎是要建設運營好“兩網”。2019 年 3 月,國家電網在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議上,首次明確了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定義,并對未來五年的建設提出了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指出公司最緊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加快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