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水電-聚焦運營優化和海外擴張(17頁)

水電是重要的清潔可再生能源。水電產業即通過水電站等設施將水能轉換為電能,并通過電網供給終端用戶的生產活動。水電是重要的清潔、低碳、綠色的可再生能源,且具備調峰功能,與傳統火電相比,發電成本僅為后者的1/4,發電效率可達80-90%,遠高于后者的 30-50%,優勢顯著。當前全球水電發電量在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中的占比約高達 70%,有力推動全球能源轉型升級、減少碳排和應對氣候危機。

水電產業在全球范圍內持續發展并趨于成熟,新興市場水電建設方興未艾。自 1878年第一座水電站建成以來,世界水電產業發展已逾 140 年,工程設備技術和梯級開發方法均趨于成熟,大多數發達國家水電建設在 1920-1960S 經歷迅猛發展后,于 70年代后步入平穩發展,瑞士、法國等發達國家在 1980s 即已將本國水能資源已幾近全部開發,而亞非拉美等地建設高潮始于 60 年代之后,未來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水電系我國第二大電源和可再生能源支柱產業,高度契合我國能源升級戰略。我國水能資源儲備充裕、裝機及發電量穩居世界首位,但開發程度仍處在較低水平、發展前景廣闊。2018 年水電產量占比達 16.1%,僅次于火電,占清潔能源總量比重高達 60%,基于我國巴黎協定承諾和自身能源轉型升級需求,我們認為在 2050 年之前清潔能源所占比重將逐步超過火電成為主力能源,而水電將持續為能源轉型提供動力。當前我國水能裝機總量的理論蘊藏值/技術可開發值/經濟可開發值分別為 11.2/8.8/6.5 億KW,發電量的理論蘊藏值/技術可開發值/經濟可開發值分別為 9.8/4/2.8 萬億 KWh,經濟可開發電量按 100 年使用年限折合約 1000 億噸標煤,在常規能源資源剩余可開采總量中僅次于煤炭。我國水電裝機容量自 2012 年起穩居全球首位并保持逐年增長,2018 年全國水電裝機容量/年發電量分別為 3.52 億 KW/1.23 萬億 KWh,占全球比重分別達到約 27%/28%,但占經濟可開發值比例僅為 54%/43%,水電開發程度遠低于瑞士(92%)、法國(88%)等發達國家水平,未來水能開發空間仍然廣闊。

分享到: